經濟型酒店為何紛紛搶食眾創空間蛋糕?
新聞來源:宏輝智通 發布日期:2016-12-09 瀏覽次數:2377經濟型酒店以低廉的價格獲取物業,但簽約的時間太短,眾創空間可以在當下物業水平的情況下長期簽約,為未來創造一個低成本的運營。
共享辦公空間CREATER創邑宣布完成由華住酒店集團領投的億元級融資,但這并非華住首次涉足眾創空間。今年初,華住曾宣布圍繞全季酒店推出全新的共享辦公空間勵業公社。無獨有偶,錦江也于日前被曝投資美國眾創空間WeWork。政策支持下,眾創空間站在了發展的風口。然而,眾創空間盈利難、同質化等問題卻在日漸凸顯,如何破題有待探討。
落子眾創空間
本月初,眾創空間CREATER創邑宣布獲得由華住酒店集團領投的億元級融資。據了解,CREATER創邑成立于2006年,主營業務為企業全生命周期辦公空間(創邑SPACE)的建設運營,未來還將推出共享居住社區(創邑LIVE)和藝術街區(創邑ART)。創邑SPACE主要提供移動辦公、聯合辦公以及專屬辦公空間。截至目前,CREATER創邑已擁有19個項目,項目總面積約20萬平方米,入駐團隊近千家。
除卻CREATER創邑,從去年開始,華住便已對眾創空間展開布局。背靠酒店,由華住酒店集團董事長季琦牽頭,推出了首個以酒店+辦公的形態為商業模式的產品勵業公社。目前,勵業公社在上海、北京、武漢進行了布局,其中首個旗艦店位于華住旗下上海一全季酒店裙樓的1-2層。
與此同時,國內另一大酒店集團錦江也正對眾創空間虎視眈眈。今年10月,美國眾創空間WeWork宣布獲得2.6億美元融資。有知情人士稱,投資方包括上海錦江國際酒店(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目前,WeWork已落戶于上海、香港,并于11月與遠洋集團達成戰略合作,計劃在北京開設兩個辦公地點。
眼下,目前國內推出眾創空間的企業多為房地產商、投資機構、專業眾創空間等。國內兩大經濟型酒店集團不約而同瞄上眾創空間市場,行業“攪局者”來了。
經濟型酒店轉型
據保守估計,目前國內經濟型酒店數量至少有5萬所。隨著成本的不斷上升和消費升級的加速,經濟型酒店在一二線城市面臨生存難題,這也成為了經濟型酒店尋求轉型的原因。眾創空間在此時走進了大眾視野。
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表示,近幾年經濟型酒店各類營銷手段層出不窮,說明酒店在經營方面出現了很多問題。“尤其是近幾年類似民宿等項目的出現,都對此類酒店業的經營產生了較大沖擊。”在此情況下,經濟型酒店也在通過多種方式謀求轉型。除卻向中端升級,還有多種方式,但都各有利弊。
“經濟型酒店轉型的出路有三,一是升級成為中端酒店,二是做公寓,三是做辦公。”酒店產權網創始人Galen Moore表示,“升級成中端酒店,經濟型酒店在硬件設施上可能有所不足;做公寓,目前公寓還沒有牌照,存在一定風險。但近幾年像WeWork這樣的共享空間卻發展得非常不錯。”
目前,眾創空間發展正迎來政策紅利。對創新創業的提倡帶動了眾創空間的發展,同時,政府也多次發文提出促進眾創空間建設。據仲量聯行的統計,預期2017年,北京、上海甲級和乙級寫字樓的存量規模將突破2000萬平方米,成都、廣州、深圳將突破1000萬平方米,總體供應量充足。而酒店在本身已有存量空間的情況下,轉型眾創空間具備天然優勢。
季琦表示,華住未來的發展重點就是對空間的解放,未來中國的房地產不是做增量,是做存量。“中國未來不會存在大量的星級酒店,大的星級酒店和存量地產都會轉成類似于辦公、住宿業態。”
跨界的三種模式
值得注意的是,WeWork在2015年時推出了辦公空間+生活住宿的打包產品WeLive。但依靠酒店的行業特性,住宿+辦公成為了酒店系眾創空間的鮮明特點,而這一點在勵業公社中已經得到體現。與純眾創空間跨界住宿相比,酒店在提供住宿服務方面自然不在話下。
Galen Moore預測,未來酒店跨界眾創空間將主要有三種模式,分別為“住宿+共享空間”、“住宿+辦公空間”以及“純辦公空間”,以創業者或者小型公司為主。而嚴躍進建議,經濟型酒店最大的問題可能在于其能否找到一些核心的資源,比如能夠和當地政府進行合作,進而提供一些適合創業的特定政策,最終鼓勵產業聚集。
但面對“井噴”的眾創空間市場,眾創空間的盈利問題也成為廣受詬病的一點。有觀點稱,國內眾創空間盈利模式較為單一,仍以傳統的租金收入為主,多數處于虧損狀態。此次經濟型酒店入局,又會是一場燒錢的戲碼嗎?
“眾創空間現在看起來虧損,但做的是未來。”Galen Moore表示,“十年前,經濟型酒店以低廉的價格獲取了酒店物業,得以以一個相對低廉的成本在上漲的物價中有效營業。但失策的地方在于簽約的時間太短,現在租約到期,酒店需要面對翻了三四倍的成本。雖然眾創空間現在虧損,但一線城市的消費水平將會不斷增長,因此眾創空間可以在當下物業水平的情況下長期簽約,為未來創造一個低成本的運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