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利亦或陷阱 未來3年行業將會發生什么?
新聞來源:宏輝智通 發布日期:2016-12-03 瀏覽次數:2495最近行業大并購非常多,看似是個機會但極有可能是個陷阱。證券化的并購,企業越做做大,但做大并不意味著能做強。
(輝視網訊 王丹丹)11月28日,2016中國國際飯店業大會暨第三屆絲綢之路美食節在三亞紅樹林度假酒店盛大開幕。本屆活動由國際飯店與餐館協會、亞洲酒店業聯盟支持,中國飯店協會、海南省商務廳、三亞市人民政府、海南省貿促會、海南省僑聯聯合主辦,由中國飯店協會文化節辦公室、美食節辦公室,海南省酒店與餐飲行業協會聯合承辦。
活動以“創新、綠色、共享”為主題,旨在著力推進飯店餐飲業供給側改革和消費升級,提升飯店業國際化影響力,推動行業綠色化發展,促進行業品質化提升,推進“一帶一路”特色餐飲創新化發展,搭建生態合作新平臺,助力國際旅游島新發展。
萬豪國際集團中國區酒店業務發展高級副總裁林聰、深圳格蘭云天酒店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張振山、外婆家餐飲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吳國平、口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首席執行官范馳、泰國正大集團副董事長羅家順,同桌論壇,回顧過去展望未來,探討酒店業未來三年可能發生的變革與趨勢,輝視網副總裁丁曉宇擔任圓桌論壇主持人。
萬豪國際集團中國區酒店業務發展高級副總裁 林聰
林聰:中國酒店業發展的4大利好和3個陷阱
作為一個中國酒店業的“老兵”,在國際酒店品牌工作多年,林聰經歷了中國經濟和旅游業的發展變化。在大轉型時期,他也敏銳地察覺到中國酒店業正在面臨的發展機遇和挑戰。
利好1:宏觀經濟發展給中國酒店業發展帶來機會。盡管中國今天不能再保持過去,9.8的高速增長,跟周邊國家的GDP比相比,5和6的增速也非常好,中國未來的成長機會非常多,在亞太經濟圈應該還是最棒的。與此同時,還要看到整個宏觀經濟發展下的消費變化——今天我們關注的是“吃健康”而不只是“吃飽了”。
利好2:中國酒店業正在分享中產階級紅利。按照最新的經濟學家報告稱,中國的中產階級到2030年將達到4.7億。什么是4.7億?從國家人口來看,美國3.7億,日本1.27億,俄羅斯1.5億。。如果中國的中產階級人口達到4.7億,這將是一個不錯的利好形勢,上海、北京的酒店業已經30幾個月在連續增長。
利好3:量級城市發展促進第三產業的大發展。經濟學家對中國市場的體量規模的重新定義:把北上廣深定為超大型城市,把過去的二類城市定為一類城市。如果說東京是一類城市的話,未來中國可能會出現20個東京,20個東京對于第三產消費拉動力到底多大?這個值得思考。
利好4:中國的酒店市場正在回歸正常。“反腐”讓很多人感到痛,但它是一個修正,把過去不正常的消費調整過來了,我們需要去重新適應整個市場消費形勢的變化。
陷阱1:過于迷信互聯網信息化。針對當下熱議的互聯網信息化,林聰坦言“太過分”了。他認為,社會的顛覆就是顛覆偉大的企業,沒有一個企業家能夠靠歷史數據來做企業,企業家就是要想到消費者想不到的東西。
陷阱2:過于迷戀企業證券化。林聰還明確指出,最近行業大并購非常多,看似是個機會但極有可能是個陷阱。證券化的并購,企業越做做大,但做大并不意味著能做強。在企業證券化成長的過程中,要小心,一定要讓自身健康成長。
陷阱3:在惡性競爭中泥足深陷。林聰在現場分享了一組數據:1978年國家注冊的飯店只有203家,2015年注冊的飯店1.5萬家,中國在改革開放短短30來年里,飯店成長速度、供給量速度達到了82倍;1978年中國人均收入是340塊錢,去年國家報告顯示,中國城鎮人均收入3413塊錢,這個是10.5倍。這些數字我們應該記在心理,我們處在一個消費成長速度跟市場供給量完全失衡的社會里,大家還在一窩蜂往里面軋。這是一個隱患,我們要警惕惡性競爭,我們的市場需要非常透明有標準規矩,千萬別讓酒店成長的鈣化、流失。
深圳格蘭云天酒店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 張振山
張振山:我是一個經營者,經營者就是要關注品質、創新、轉型。
從數據上來看,包括酒店業在內的中國旅游業整體發展還是非常快的,但是從具體的酒店來看,這幾年的日子很艱難,經營狀況持續下滑。作為非常典型的國有本土酒店,這一形勢倒閉企業去思考如何生存和發展。
張振山指出,造成本土酒店效益低下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粗放型經營。國內酒店經營尤其是是單體酒店,嚴格講來,沒有完全做到科學的有效的規劃計劃運營管理,基本上感性地在做。對于本土酒店的發展,張振山給予了2點思考和建議:
一是注重品質,做好酒店產品。他認為,國內酒店要生存,首先有內觀,沉下心來,扎扎實實做好酒店產品。“給自己的酒店做一個全面的體檢,找出問題下決心改進。”根據自己多年的運營經驗,張振山認為做好這點,酒店效益一定會有相當的提升,甚至會有15%以上的效益提升。
二是本土老酒店必須堅定的走創新變革和轉型這樣的一個路子。跟其他行業相比,即使我們經營狀況好的酒店,同比的投資收益率也還是很低。回頭來看看,并不是我們的經營者無能、我們的員工不努力,反而我們很辛苦。這其中或許就是商業模式的問題。這里建議大家我們既要有匠心精神做好自己現在的事,同時還要聰明一點,這個聰明就是要創新變革。變革,首先要轉變觀念,城市化發展的今天,酒店不能停留在原始的“驛站”階段,市場必須要細分要深化,找出更多為城市人、為旅行者服務的各種業態形式,要去豐富我們的產品和服務。我非常希望將來在咱們的業態上面能夠形成一個多層次、多結構、多業態、少競爭的有機業態結構,這個是我的理想。
外婆家餐飲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 吳國平
吳國平:我“看不懂”餐飲業了,餐飲人請保持“匠心”
作為餐飲行業的代表,外婆家餐飲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吳國平用“看不懂”三個字來定義目前的餐飲業發展。在他看來,現在整個行業發展越來越注重“結果導向、自我導向”。
過于注重結果導向就是會缺少過程的體驗,很多企業沒有把大把的時間放在產品和服務大早上;過于注重自我導向,就會傾向于“自己想要什么就干什么”,結果就是供需不對稱。
吳國平指出,未來一定從形式轉到內容的時代,要更好地滿足客人的需求,需要一份匠心,更加清楚地認識自己,看清楚未來的方向,做好自己的定位,做最好的自己。他表示,未來市場 將會越來越細分,人們也將更加關注性價比,在線上推廣成本、人工成本都上漲的情況下,“簡餐”說不定會成為未來的趨勢。
口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首席執行官 范馳
范馳:餐飲行業未來要數據化、信息化、互聯網化
在餐飲行業的產業鏈企業,范馳總結當前餐飲業發展的現狀:整體處于市場規模大但分散且利潤不理想的階段,企業生命周期普遍不是很長。范馳在現場分享了一組數據:2015年餐飲行業規模達到了3.5萬億,每年10%—12%的增長;餐飲一百強占到2200多億,大部分都是單體店,部分區域性企業,全國性質的餐飲企業很少;大部分餐飲企業利潤在5%甚至更低的水平;中國企業平均壽命2.5年,餐飲業更低的。在此困境之下,餐飲企業普遍還面臨一個問題:引流難,不知道用戶在哪里。
要解決這些問題,要談及未來三年餐飲業的發展趨勢,范馳將其總結為三點:一是數據化、信息化,通過大數據來分析客群和產品需求;二是互聯網化,依靠互聯網工具引流,這個引流不僅僅是用戶引流,更重要的是變現流量,在洞察數據的基礎上跟客戶溝通,傳播口碑;三是以用戶為中心,餐飲90%都是服務,服務要以人為中心的,餐飲人應該根據用戶的組成,加上自身經營信息,重新組織營銷的策略。
范馳表示:“互聯網思維,不是簡單的流量加補貼,互聯網更多的是用戶洞察、數據和對業務的管理。”
泰國正大集團副董事長 羅家順
羅家順:利國利民才能利企業
作為進入中國較早的外資企業,泰國正大集團副董事長羅家順認為,中國市場未來3年、10年、30年都會有非常大的發展機會。
在看他看來,不管是酒店還是餐飲都必須要去關注安全、衛生與健康問題。對于企業經營中的成本問題,他借用了一本書中的觀點“人應該動腦,標準化的高精準化的動手動腳的的東西讓機器人或者來做,社會需要分工。”企業家需要思考的是未來如何做出有差異化的個性化的東西。
新華指數公司首席經濟學家、北京大學匯豐商學院金融課程主任教授 金巖石
金巖石點評:行業要發展必須要細分、透明、有標準
金巖石指出,細分領域的發展要經歷四個階段,從產品化到商品化,從商品化到產業化,從產業化到證券化,如果用這個標準來點評酒店和餐飲行業,酒店業證券化率遠遠高于餐飲業業證券化率,這其中還可以明顯地看到“酒店見光活,餐飲見光死;酒店大而強,餐飲大而亡”。
金巖石認為,兩個細分行業應該坐下來學習,從某種意義上將,餐飲業需要更多地向酒店業學習。一是要學會細分,全家福模式已經成為過去,有可能做不大,而細分模式出來的企業都是獨角獸模式,未來是玩全家福還是玩獨角獸,這個問題需要考慮清楚;二是透明,目前餐飲行業還在暗夜中摸索;三是有標準,只要是透明的東西就一定要有標準,需要注意的是證券化、標準化、規范化但并不排除多樣化。
主持人:輝視網副總裁丁曉宇
作為論壇主持人,丁曉宇表示:“我們今天聚在一起,就是希望大家博采眾長,互相學習進步,同時在協會和優秀企業家的協調下,共同做好市場的差異化競爭和統籌,良性發展,共同盈利,這也是我們今天聚在這里的原因和將要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