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性民宿正走俏 專家:要情懷也要標準
新聞來源:宏輝智通 發布日期:2017-12-26 瀏覽次數:2740隨著旅游消費水平的提升,民宿作為一種有情懷的旅游住宿設施順勢而起,成為越來越多游客的新選擇。
連日來,《親愛的客棧》《青春旅社》等“民宿綜藝”霸屏,更是讓民宿刷了一波熱度。
民宿為何如此火爆?火熱的民宿給我國旅游經濟帶來何種影響?民宿還有哪些痛點需要改良?
民宿連續3年市場增長率超60%
民宿有多火?據提供的數據顯示,近3年來,國內民宿市場的增長率一直保持在60%以上,2017年市場交易規模預計突破120億元。
同時,含有民宿短租等在內的非標品住宿、酒+景等產品,2017年預訂人次相比2016年同期增幅在115%左右;在今年的國慶超級黃金周,民宿預訂量較去年同期增長超過4倍。
此外,作為民宿界的“鼻祖”,Airbnb表示對中國市場持續看好。近日,Airbnb愛彼迎聯合創始人兼首席戰略官內森稱,預期到2020年,中國將成為Airbnb最大的市場。
民宿概念源自日本,一般是指利用自用住宅、空閑房間或閑置的房屋,結合當地人文、自然、生態、環境等景觀資源及農林漁牧生產活動,以家庭副業方式經營,提供旅客鄉野生活住宿的處所。
民宿雖然是住宿設施,但有別于旅館或飯店的特質——不一定有十分高級奢華的設施,但它能讓人很直接的體驗當地風情、感受民宿主人的熱情與服務,是一種有溫度和人文關懷的旅游住宿體驗。
針對民宿日益火爆的趨勢,民宿受到市場追捧的深層原因,緣于中國龐大的旅游市場日益個性化的旅游需求?!皯撜f在中國龐大的旅游市場中,民宿給傳統住宿設施提供了一種更為個性化和接地氣的住宿體驗,給有情懷的經營者和旅游體驗者提供了一種別樣的情感體驗。他們共同構成了中國旅游住宿設施的有機成分?!?/p>

倒逼行業“元老”轉型
雖然民宿“低調”的將自己定義為“酒店業的有力補充”,但事實證明,大批客源從酒店流向民宿后,讓酒店從業者“頭疼不已”。
登錄幾個民宿短租平臺后發現,從價格上來看其平臺房源多是房東個人改造的民宿,相比酒店運營成本低,同等級的房源價格也低于酒店。
所幸酒店業并未坐以待斃。2016年,如家啟動了“云上四季民宿”項目;2017年璞華酒店管理集團簽約地方民宿。
同樣遭遇陣痛的還有旅行社。民宿的崛起也印證個性游市場的火力全開,許多房東已經開啟“地主之誼”的服務模塊,免費為房客提供租車、景點建議及門票預訂等服務。這對于依賴“報團和導游服務”為主業的旅行社來說,并不是一個好消息。
從國內主要上市旅行社企業披露的財報中可以窺見,即使是國旅、中青旅等大型旅行社,近3年的零售毛利僅在6—7.5%之間。
基于這樣的背景,越來越多的旅行社開始謀求新打法——與“OTA”合作。例如2016年底,國內主要線下渠道運營商之一的旅游百事通與線上兩巨頭去哪兒、攜程聯手,完成系統對接,形成一套獨特的運行模式CQB。
雖然民宿的發展給酒店、旅行社等都帶來了“撞擊之痛”。但也正是由于民宿短租的出現,促使這些行業“元老”們開始整頓自身,謀求變化,有動力為用戶提供更優質的服務,最終使我國的旅游經濟活力更盛。
“民宿業的火熱,是旅游消費升級的必然要求,也是行業有效供給的一環?!斌H媽媽旅游網國內度假事業部副總經理羅彪向記者表示,作為非標準住宿的一環,民宿是旅游中住宿新業態的一種體現,滿足了游客更多需求,也直接帶動餐飲、住宿、交通等方面人員就業,也是對閑置房屋、建筑資源的有效利用。此外,某個特色網紅民宿的火爆,對所在地旅游形象放大、地域經濟發展也會產生較大影響。如浙江的莫干山、云南麗江等地。
“非標準化”民宿離不開“標準”
不可否認,衛生和安全是目前民宿的最大“槽點”。江蘇省消費者協會今年4月曾委托第三方機構開展對江蘇民宿的消費狀況調查,調查結果顯示,衛生和安全仍是困擾民宿體驗者的首要問題,超六成消費者擔心民宿衛生狀況,而實際上只有19%的民宿床品做到了“基本潔凈”。
從目前發展情況來看,民宿短租也存在一定程度投資過熱、盲目投資等現象,受專業技能、管理水平、市場熟悉等限制,不少人的‘情懷’也未能很好地落地為產品體驗。民宿短租在發展中,比如安全監管、產品及服務標準、營銷推廣等也存在一些需要改善的地方,需要政府、企業、游客共同推進。
告別野蠻生長必須有政策規范。今年10月1日,民宿“國標”——《旅游民宿基本要求與評價》正式落地。標準對民宿基礎性的衛生、安全、服務方面做出了規范。具體來說,在衛生服務方面,標準要求客房床單、被套、枕套、毛巾等應做到每客必換,公用物品應一客一消毒;客房衛生間應有防潮通風措施,每天全面清理一次,公用物品應一客一消毒等。
不過,中國未來研究會旅游分會副會長劉思敏提醒,民宿標準只是推薦性標準,不是強制性規定,更算不上法律法規,因此效力有限,更大程度上還是為經營者和服務者的行業自律與自治提供基本的規范參考。
互聯網平臺可以通過財產、人身安全保障方案及身份識別等手段,建立完善的房東、租客個人信用檔案登記制度和規范的個人信用評估機制,交易雙方可以根據累計評價和信用評級來進行雙向選擇。此外,還應加強行業法律法規的制定,在立法層面提供更加強有力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