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養老該如何平衡公益性與營利性
新聞來源:宏輝智通 發布日期:2017-12-04 瀏覽次數:2391目前,不少智慧養老公寓在運營過程中長期處于難以盈利的狀態中,這其中最根本的原因便是整個養老公寓產業還未形成。
養老公寓終究還是屬于商業房產的范疇,天生具有福利性事業與市場化經營的特點。
隨著銀發經濟悄然來臨,智慧養老服務的巨大市場蛋糕開始被諸多社會資本窺視。綜觀國內興起的養老地產投資熱潮,不管是何種資本背景以怎樣的經營模式落地,企業始終都繞不開的根本性問題是:智慧養老該如何平衡公益性與營利性。
不可否認的是,往往這二者間的戰略取舍能夠在長時間內決定涉足企業的生存與發展命運。
一個現象值得關注,曾有位養老產業研究者前兩年參觀一個以“學院式養老”為標簽的養老地產項目,發現“入住率很低,小部分老年人在學院里活動,學院空間很大,沒開空調,老年人蜷縮在一塊兒,開著電熱取暖器練習書法,書法老師也不是最初承諾的書法名家,而是有書法特長的入住老人?!?/p>
在業內人士看來,該養老地產項目最初就沒有確立以養老地產的“照料與服務”為核心,在公益性與營利性的關系中選擇了后者。事實證明,養老地產與普通住宅地產最大的區別就在于養老地產的開發更加側重于后期的運營與服務,這與普通房地產市場有著本質的區別。
“房子如果賣給了投資者,或者短期內不能來養老居住的老人,后期的話,對于開發商而言十分痛苦,因為社區內的養老設置服務不會因為人少就停止,運營的成本自然無法消解。”該業內人士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正常的養老機構要能夠實現盈收平衡,需要老人的入住率至少達到70%以上。
由此不難看出,社會資本構建養老公寓時,如何解決公益性與營利性的平衡問題最終還是要回歸到智慧養老服務的“初心”之上,養老絕非房地產市場營銷吸引眼球的手段。房產只是整個養老公寓服務的載體,抑或是整個服務體系的基礎與開始。
另一方面,對于從一開始就堅持養老服務的運營企業來說,現實情況可能是企業需要耐得住寂寞,往往可能需要很長時間堅持公益性,方能在未來實現營利性。
在采訪的過程中,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發現不少養老公寓在運營過程中長期處于難以盈利的狀態中。2016年1月,親和源在被宜華健康醫療股份收購時,彼時宜華在公告中表示,收購親和源控股權的戰略意義不在于短期的盈利水平。
這其中最根本的原因便是整個養老公寓產業還未形成,從長遠來看,目前的智慧養老產業仍然處在商業模式并不成熟的階段。從近年來國內出現的養老地產投資熱潮來看,這并不會阻礙養老地產行業成為資本追逐的藍海。